打开APP
小贴士
2步打开 媒体云APP
  • 点击右上角“…” 按钮
  • 使用浏览器/Safari打开

厉山镇:洁净家园助5A创建 全域焕新绘文旅新篇

2025-10-22 15:04

“您看这街道,以前路边杂物堆积如山,现在无论走到哪儿都干净整洁,房前屋后的花儿开得正艳,简直跟逛景区没什么区别!”近日,在随县厉山镇红星社区,居民邓义森指着门前整洁的街道,向记者展示社区的新变化。自我市启动炎帝文化旅游区5A创建以来,厉山镇锁定“环境提质赋能5A创建”目标,以“清洁家园”行动为总抓手,发动全民参与、开展全域攻坚,仅半年时间就让镇域环境实现“颜值”与“内涵”的双提升,为5A景区创建注入强劲的“厉山动能”。

三级联动聚合力 攻坚有“章法”

“环境整治绝不能搞‘一阵风’,必须建立机制、制定章法,才能长远见效。”在今年的“清洁家园”行动部署会上,厉山镇主要负责人明确提出要求。为确保行动落地见效,该镇第一时间成立由镇主要领导任组长的“清洁家园”行动工作组,构建“镇统筹协调、村(社区)具体落实、农户主动参与”的三级责任体系——镇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包保,带头下沉到主次干道、景区周边、背街小巷等重点区域,现场督办整治进度;各村(社区)则组建“党员干部+网格员+志愿者”攻坚队伍,划分“责任网格”,将清理垃圾、拆除违建等任务细化到岗、落实到人,形成了“人人有担子、事事有人管”的闭环攻坚格局。

全域整治破难点 环境“焕新颜”

“轰隆隆……”晨雾未散,机械车辆已穿梭于厉山镇大街小巷,志愿者们手持扫帚铁锹,精神饱满投入清扫“战斗”中,这幅热火朝天的景象,正是厉山镇锚定5A景区创建目标,深入推进三大专项整治行动的生动缩影。垃圾清零攻坚战:投入120余台次机械车辆、800余人次……清运生活垃圾、建筑垃圾300余吨。河道沟渠治理同步推进,清淤疏浚30余公里,昔日卫生死角重焕洁净光彩。违建拆除持久战:工作人员逐户走访宣讲政策,以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赢得理解支持。依法拆除景区周边、沿街路段乱搭乱建、破旧棚屋等186处,为景区品质提升腾出宝贵空间。庭院美化提升战:以“美丽庭院”创建为抓手,志愿者深入农户家中,手把手指导杂物清理、绿植布置。通过示范引领,推选出50户“示范庭院”,以点带面推动家家户户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参与者与受益者,让每个庭院都成为环境整治的靓丽窗口。

软硬并举强保障 参与“有热情”

“以前扔垃圾得跑半条街,现在家门口就有分类垃圾桶,每天早上8点前准时清运,咱肯定愿意保持干净!”村民李玲指着门前印着“可回收物”“其他垃圾”的双色垃圾桶说。为给环境整治“添底气”,该镇加大硬件投入:配备户分类垃圾桶18000余个、垃圾清运车82辆,确保垃圾“日产日清”;在景区入口、316国道沿线等重点区域新建环保公厕4座,同步完成12座现有公厕提档升级;修复破损路面7000余平方米,更换老化路灯50余盏,让镇域基础设施“旧貌换新颜”。

硬件跟上了,宣传引导同步发力。该镇通过“村村响”广播每天早中晚三次播报、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、微信公众号持续推送图文、党员干部入户宣讲,发放炎帝文化旅游区宣传册及《致随县父老乡亲的一封信》共20000余份,推动环境整治从“要我参与”转变为“我要参与”。截至目前,全镇已组建志愿清洁队伍26支,累计参与人数超3000人次,形成“干部带头干、群众跟着干、邻里比着干”的良好氛围。

长效管护固成果 美丽“不褪色”

“环境整治最怕反弹,必须靠制度管长远。”厉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。为避免“一阵风”式整治,建立了“日常巡查+定期考核+群众监督”的长效机制:镇城建办工作专班每周开展环境巡查,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、限期整改;将“清洁家园”行动成效纳入村(社区)评比,对排名靠前的给予奖励,对滞后的约谈问责;还设置了“环境问题举报信箱”,鼓励群众监督身边的“脏乱差”现象,形成了“人人参与、人人监督”的良好氛围。

漫步今日的厉山镇,沥青大道如墨色丝带蜿蜒至村组深处,白墙黛瓦间点缀的景观小品与景区山水相映成趣,文明标语、礼让行人的温馨画面让每个转角都流淌着和谐气息。下一步,厉山镇将锚定更高标准,以精细化治理为笔、常态化管护为墨,持续深化“清洁家园”行动,用“净起来、绿起来、美起来”的生态答卷,为炎帝文化旅游区冲刺5A景区注入强劲动能。


来源|随县融媒体中心 姜群

厉山镇 季爽、宋先鹍

编辑|文可昕

审核|张璐露

“您看这街道,以前路边杂物堆积如山,现在无论走到哪儿都干净整洁,房前屋后的花儿开得正艳,简直跟逛景区没什么区别!”近日,在随县厉山镇红星社区,居民邓义森指着门前整洁的街道,向记者展示社区的新变化。自我市启动炎帝文化旅游区5A创建以来,厉山镇锁定“环境提质赋能5A创建”目标,以“清洁家园”行动为总抓手,发动全民参与、开展全域攻坚,仅半年时间就让镇域环境实现“颜值”与“内涵”的双提升,为5A景区创建注入强劲的“厉山动能”。

三级联动聚合力 攻坚有“章法”

“环境整治绝不能搞‘一阵风’,必须建立机制、制定章法,才能长远见效。”在今年的“清洁家园”行动部署会上,厉山镇主要负责人明确提出要求。为确保行动落地见效,该镇第一时间成立由镇主要领导任组长的“清洁家园”行动工作组,构建“镇统筹协调、村(社区)具体落实、农户主动参与”的三级责任体系——镇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包保,带头下沉到主次干道、景区周边、背街小巷等重点区域,现场督办整治进度;各村(社区)则组建“党员干部+网格员+志愿者”攻坚队伍,划分“责任网格”,将清理垃圾、拆除违建等任务细化到岗、落实到人,形成了“人人有担子、事事有人管”的闭环攻坚格局。

全域整治破难点 环境“焕新颜”

“轰隆隆……”晨雾未散,机械车辆已穿梭于厉山镇大街小巷,志愿者们手持扫帚铁锹,精神饱满投入清扫“战斗”中,这幅热火朝天的景象,正是厉山镇锚定5A景区创建目标,深入推进三大专项整治行动的生动缩影。垃圾清零攻坚战:投入120余台次机械车辆、800余人次……清运生活垃圾、建筑垃圾300余吨。河道沟渠治理同步推进,清淤疏浚30余公里,昔日卫生死角重焕洁净光彩。违建拆除持久战:工作人员逐户走访宣讲政策,以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赢得理解支持。依法拆除景区周边、沿街路段乱搭乱建、破旧棚屋等186处,为景区品质提升腾出宝贵空间。庭院美化提升战:以“美丽庭院”创建为抓手,志愿者深入农户家中,手把手指导杂物清理、绿植布置。通过示范引领,推选出50户“示范庭院”,以点带面推动家家户户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参与者与受益者,让每个庭院都成为环境整治的靓丽窗口。

软硬并举强保障 参与“有热情”

“以前扔垃圾得跑半条街,现在家门口就有分类垃圾桶,每天早上8点前准时清运,咱肯定愿意保持干净!”村民李玲指着门前印着“可回收物”“其他垃圾”的双色垃圾桶说。为给环境整治“添底气”,该镇加大硬件投入:配备户分类垃圾桶18000余个、垃圾清运车82辆,确保垃圾“日产日清”;在景区入口、316国道沿线等重点区域新建环保公厕4座,同步完成12座现有公厕提档升级;修复破损路面7000余平方米,更换老化路灯50余盏,让镇域基础设施“旧貌换新颜”。

硬件跟上了,宣传引导同步发力。该镇通过“村村响”广播每天早中晚三次播报、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、微信公众号持续推送图文、党员干部入户宣讲,发放炎帝文化旅游区宣传册及《致随县父老乡亲的一封信》共20000余份,推动环境整治从“要我参与”转变为“我要参与”。截至目前,全镇已组建志愿清洁队伍26支,累计参与人数超3000人次,形成“干部带头干、群众跟着干、邻里比着干”的良好氛围。

长效管护固成果 美丽“不褪色”

“环境整治最怕反弹,必须靠制度管长远。”厉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。为避免“一阵风”式整治,建立了“日常巡查+定期考核+群众监督”的长效机制:镇城建办工作专班每周开展环境巡查,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、限期整改;将“清洁家园”行动成效纳入村(社区)评比,对排名靠前的给予奖励,对滞后的约谈问责;还设置了“环境问题举报信箱”,鼓励群众监督身边的“脏乱差”现象,形成了“人人参与、人人监督”的良好氛围。

漫步今日的厉山镇,沥青大道如墨色丝带蜿蜒至村组深处,白墙黛瓦间点缀的景观小品与景区山水相映成趣,文明标语、礼让行人的温馨画面让每个转角都流淌着和谐气息。下一步,厉山镇将锚定更高标准,以精细化治理为笔、常态化管护为墨,持续深化“清洁家园”行动,用“净起来、绿起来、美起来”的生态答卷,为炎帝文化旅游区冲刺5A景区注入强劲动能。


来源|随县融媒体中心 姜群

厉山镇 季爽、宋先鹍

编辑|文可昕

审核|张璐露

template 'mobile_v5/common/wake'